【“共抗疫情 爱国力行”主题征文】居家日记

时间:2020-05-08浏览:57

黄梦蝶  18信管3班

2020年1月3日,虽然临近考试周,但休息的时候,我依然拿出了手机刷起微博。看到热搜上一条:“武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”,出于好奇点进去看了看,也没太在意,毕竟千奇百怪的病症每天都在被发现。一例莫名其妙的肺炎在如今信息纷杂的世界里,并不能达到引起警惕的标准。

紧接其后的是不停的复习、考试、复习、考试。繁重的学业之下,这条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新闻迅速被我抛在了脑后。

事情开始变得奇怪,是在我回到家开始上班。临近春节,客流量大,我去舅舅的店里帮忙。没有客人光顾的时候和哥哥一起玩手机,看到热搜上又出现了熟悉的字眼:武汉,不明原因,肺炎。这个时候的我仍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:当时的热搜是两条放在一起的。第1条写着:武汉又发现一例不明原因肺炎,紧接着第2条又写:未发现明显人传人现象。我想着:没有人传人现象,说明传染性不高,那么这种疾病只会地域性爆发,甚至或许并不会爆发,可防可控。晚饭我还和妈妈说不要担心,一家人还计划着吃完年夜饭去哪里玩。

真正意识到事情严重是在1.20日,除夕的前3天。钟南山先生说:确认新型肺炎具有极强的传染性,并能够人传人。此时已经出现了死亡病例,但同时出现的治愈病例也让一部分人心存侥幸。这个时间点的我们已经意识到事情不对,就以商量的口吻和一起工作的叔叔阿姨提起戴口罩上班这件事。毫无疑问我们遭到了拒绝,他们说老年人才会因为肺炎死亡,他们年轻力壮不用担心。

1.21日,大量不明原因肺炎被发现并报道。死亡病例飙升,并逐渐在各个其他省市发现疑似病例。家庭间开始爆发争吵,父母不同意戴口罩,说自己抵抗力好,说自己戴口罩难受。二十几岁的我们在各大药店间徘徊抢购口罩,买回来怎么劝父母戴成了当时最大的难题。我家还好,虽然爸爸妈妈并没有把这件事情重视起来,但是看我一脸焦急,为了不让我哭,在视线范围内还是戴上了。

1月21日到过年(1.23),每天都在和不愿意戴口罩的父母斗智斗勇。

1.23当天,武汉封城,从这一刻起,所有事情都不一样了。政府的重视让老一辈人意识到这件事情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过去。每天的热搜,显示着这场疫情传播极其迅速,死亡病例每天都在发生,几天之内席卷全国。从这一刻起,恐慌开始了。

药店酒精、口罩断货;医院呼吸科突然爆满;超市货架一夜被扫空;感冒药逐渐被管制;小区封锁实行一户一天一人出行……

这个时间的我害怕吗?那必然是害怕的。父亲是公务员,由于这次疫情,再没有了假期。父亲每天都要和同事们上街巡视,督促酒店、麻将馆、小型超市等立即停止营业;母亲的小商店也关门了,联系发货商囤积米、粮、油,还有当时最受欢迎的方便面。我呢,困在家里,每天透过窗子看这个世界。

这个时间的我安心吗?其实还是有点安心的。因为我知道:中国,从来没有那么容易被打垮。从1月24日开始,我看到了太多感动人心的故事。84岁的钟南山先生再赴前线;10天,设施齐全的方舱医院建成;有国歌从封闭的社区里传来;医务人员互相打气,穿着写有名字的防护服;就算脸上已经被口罩勒出了伤痕,仍然坚强的对着病人笑……太多了,英雄太多了。我看着大家稳步就班,我看着疫苗捷报一次次传来,我们一起笑,一起哭,一起面对,那段时间的新闻,让人自豪而哀伤。

诚然,在这段时间里,也有一些不太和谐的声音。人们在恐慌中挣扎、矛盾、质疑,但是最后都选择了相信。武汉的樱花开了,局势也稳定了。奔赴前线的战士,在荣耀中回到家乡,可也有一些人永远都留在了那个冬天。

留在2020的伊始,他们沉睡在冬季,守望着如期而至的春天。

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普通人,在这场战争中能做到的,也只是向身边人强调抗疫的重要性,保护好自己,也保护好他人。短短几个月,我们失去了很多。4月4日上午,举国哀悼。住在4楼上的我并不能清晰的听到马路上的鸣笛声,但楼下竟有悠悠的诵经声传来,有人在轻轻敲击手中的磬,一声一声,迎英魂归来。

这里是中国,一个坚韧的永不放弃的国家;我们是中国人,普普通通的凡人,在灾难前展现的光辉能让神明惊叹。


返回 原图
/